项目序号:315 | 项目编号:Ⅶ-16 |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陕西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旬邑县 | 保护单位:旬邑县文化馆 |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旬邑县
旬邑剪纸相传起源于汉代,主要流传于陕西省关中地区最北部旬邑县境内的中塬张洪镇、太村镇、职田镇和赤道乡等地。至清代末年,旬邑剪纸由单色剪纸发展演变为彩贴剪纸。旬邑的彩贴剪纸是当地妇女必需的技能,在日常生活中,逢年过节要剪窗花、墙画,婚丧嫁娶要剪仪帐,新居装饰要剪顶棚花、炕围花,至于服装刺绣的底样、盖在花馍上的花样以及迎神送鬼的仪程等,更是离不开剪纸的装饰。
旬邑彩贴剪纸以彩色有光纸为材料,经剪、贴、衬等多种手法处理来组成画面,作品构图饱满充实,色彩和谐灿烂,情趣盎然。旬邑彩贴剪纸的画面可大可小,其更大尺幅达4米以上,而且每一幅作品都有相对应的歌谣。剪纸艺人在剪纸时,一边创作一边唱,其内容多为当地民间流传的戏曲故事、神仙传说等。
目前,旬邑彩贴剪纸艺人的年龄结构普遍偏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