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广灵染色剪纸)
2022-07-19 16:23:07  |   发布者:   |   点击: 223
摘要: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市广灵县素有“塞上明珠”的美称,广灵染色剪纸以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广灵染色剪纸源远流长,据考证,它在初唐时已具雏形,至明代形成独特的风格,沿袭至
项目序号:315
项目编号:Ⅶ-16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山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广灵县
保护单位:广灵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广灵县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市广灵县素有“塞上明珠”的美称,广灵染色剪纸以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广灵染色剪纸源远流长,据考证,它在初唐时已具雏形,至明代形成独特的风格,沿袭至今。
  广灵染色剪纸主要采用刀刻染色技法制作,前后需经过设计图样、熏、刻、剪、染等多道工序,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阳刻、阴刻、折叠、染色、套色、洗色、单色等类型。广灵染色剪纸题材广泛,可以表现十二生肖、花鸟鱼虫、戏剧脸谱、神话传说、现代人物、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劳动生活场景等多方面的内容,丰富翔实,应有尽有。
  广灵染色剪纸由张氏家族开创,至今已传到第四代。这种地方特色剪纸染色考究,表现逼真,制作和用料独特,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地城乡,广灵染色剪纸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居室装饰物,人们用剪纸装点门窗、墙壁、家具,借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祈望之情。
  目前广灵染色剪纸的传承发展出现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造诣较深的剪纸老艺人相继谢世,健在的也年事已高,导致某些绝技不能正常传承,而出类拔萃的年轻后继者屈指可数;其次,广灵染色剪纸制作多采用家庭作业方式,产品单调粗糙,艺术品位不高,难成气候;再次,剪纸传人青黄不接,从事者愈来愈少,剪纸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由此看来,对广灵染色剪纸进行保护抢救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有关方面宜尽快开展工作。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