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专访
中国金匠榜——玉雕金匠罗伟东
2025-05-27 15:15:02  |   发布者:   |   点击: 383
摘要: 罗伟东,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1978年生于内蒙古赤峰林西县,自幼热爱雕刻,1999年创工作室。2014年转攻硬玉,获“百花奖”等多项大奖,为“喀喇沁石艺”非遗传承人,致力于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融合,秉持专注匠心。

20190413040850815.jpg

罗伟东是一位以刀为笔、以石为纸的匠人。1978 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的他,自幼浸润于雕刻艺术氛围,从凝视前辈雕琢的孩童,成长为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喀喇沁石艺” 非遗传承人,用三十载光阴书写了一段从草原走向全国的琢玉传奇。

微信图片_20250527091845_79.jpg

微信图片_20250527091845_78.jpg

童年时,林西县街头巷尾的雕刻作坊,是罗伟东的 “艺术启蒙课堂”。前辈们刻刀下灵动的花鸟、威严的神兽,在他心中种下了对玉石雕刻的热爱。1999 年,他在赤峰创立“神龙雕艺工作室”,以巴林石为起点,专注龙、凤、金蟾等传统题材。他深谙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 之道,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草原文化的豪迈与灵动,形成了 “形神兼具、气韵生动” 的独特风格。

微信图片_20250527091845_80.jpg

2014 年是罗伟东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他毅然从雕刻软料转向硬玉创作,挑战和田玉、翡翠等硬度的材质。这一转变不仅需要技法的革新,更需对玉石特性的深度理解。同年,他考取工艺品雕刻工高级技师,以科学理论赋能艺术实践。在《财源滚滚》《双龙争雄》等代表作中,他巧妙运用浮雕、透雕等技法,让坚硬的玉石呈现出 “呼之欲出” 的动态感 —— 金蟾鼓腹纳财的憨态、双龙缠斗的磅礴气势,皆在刀笔下栩栩如生,先后斩获中国玉石器 “百花奖” 金、铜奖。

微信图片_20250527091845_81.jpg

作为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喀喇沁石艺” 传承人,罗伟东始终视传承为使命。他担任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雕专委会常务理事,致力于推动传统雕刻技艺与现代审美融合。2016 年获评 “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 时,他坦言:“每一块玉石都是自然的馈赠,雕刻者要做的,是用匠心让它讲述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从草原石艺到国潮美学,他的作品既保留着游牧文化的粗犷张力,又注入了东方哲学的含蓄意境,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

微信图片_20250527091845_82.jpg

微信图片_20250527091845_83.jpg

“钟情于雕刻笔,专注于每一个设计。” 这是罗伟东的从艺箴言。在快节奏的时代,他始终保持着手艺人的慢哲学 —— 一块原石需经数十次审料、画稿、雕琢、打磨,方能化璞为玉。这种对细节的偏执,让他的作品超越了工艺品的范畴,成为承载情感与思想的艺术载体。无论是收藏者案头的摆件,还是非遗课堂上的示范教具,都在诉说着一位草原匠人对土地、对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微信图片_20250527091846_84.jpg

从草原小城到全国舞台,罗伟东用一把刻刀琢刻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坐标。他是传统技艺的守护者,用每一道线条、每一处弧面,在玉石上刻下了中国匠人 “守正出奇” 的精神印记。当刀锋与石头相遇,飞溅的不仅是碎屑,更是千年文脉在当代的璀璨回响。

微信图片_20250527091846_8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