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浦江剪纸)
2022-07-19 16:31:48  |   发布者:   |   点击: 419
摘要: 浦江是浙江乃至中国最早流行剪纸的地区之一,进入清代以后,地方戏曲在浦江空前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浦江乱弹,受其影响,出现了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浦江戏曲人物剪纸,经长期发展,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类型——浦江剪纸。
项目序号:315
项目编号:Ⅶ-16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浦江县
保护单位:浦江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浦江县
  
  浦江是浙江乃至中国最早流行剪纸的地区之一,进入清代以后,地方戏曲在浦江空前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浦江乱弹,受其影响,出现了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浦江戏曲人物剪纸,经长期发展,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类型——浦江剪纸。民国以来,浦江剪纸行业产生了十几位代表人物,先后传承,技艺相沿至今。浦江剪纸情调高雅,图案优美,风靡江南一带,逐渐成为南方剪纸的重要风格流派和典型代表。
  浦江剪纸造型独特,手法多样,阴剪阳镂兼施,既折叠又衬色,匠心独运,其艺术风格可用“清新秀丽,精巧柔美,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构图别致”二十个字加以概括。浦江传统剪纸题材广泛,其中以戏曲人物最为突出,作品多取材于婺剧、越剧等地方戏曲和历史故事。
  浦江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地方色彩鲜明,它不仅是中国剪纸和中国戏曲研究的标本,而且还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发展与流变状况的活化石。在浦江当地,剪纸领域人才辈出,作品遗存丰富,为世人所瞩目。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江县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随着时代的变迁,浦江剪纸日渐消亡,目前当地能制作剪纸的艺人已寥寥无几,技艺传承危机重重,加强对浦江剪纸的保护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