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专访
刘凌峰—璀璨光华巧手雕,百战归来再出发
2021-09-18 11:01:50  |   发布者:   |   点击: 47679
摘要: 刘凌峰,福建莆田仙游度尾镇人。仙游自古有木雕的传统,度尾镇则是“八闽雕龙始祖”郭怀、国画大师李耕和黄羲故里。刘凌峰回忆,家乡的左邻右舍,一件工具,一台机器,就是一个木雕加工作坊,几乎家家做雕刻,小孩子都在摆弄木头,童

辛丑农历正月十七,福州镇海楼脚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候选人陈礼忠,与29岁的玉石雕刻师刘凌峰完成了拜师礼。

前不久,记者在连云港市东海县曲阳乡祥巨水晶工作室见到了这位年轻的玉石雕刻师。十几度的气温下,整洁的白衬衫纽扣一直扣到下巴颏,外罩一件香芋紫的薄毛衣,眼睛很有光彩。乍见,你很难将眼前这位有着一张娃娃脸的雕刻师和全国技术能手联系起来。

启蒙渊源

刘凌峰,福建莆田仙游度尾镇人。仙游自古有木雕的传统,度尾镇则是“八闽雕龙始祖”郭怀、国画大师李耕和黄羲故里。刘凌峰回忆,家乡的左邻右舍,一件工具,一台机器,就是一个木雕加工作坊,几乎家家做雕刻,小孩子都在摆弄木头,童年玩具和“玩伴”就是木头。

他最早接触绘画缘于姑姑,几个姑姑都是学美术出身,大姑还是高校的美术教授。寒暑假家里忙,他就被“寄”在姑姑家,姑姑画画,给他一张纸一支笔,他就有模有样跟着学。用他自己的话说:画着画着,自己就陷进去了,投入到忘记了时间。这样的机缘让他从小打下扎实的素描功底。

耳濡目染,加上家乡的传统,刘凌峰从小痴迷于木雕和绘画。16岁,便拜民间木雕艺人李建彬为师,开始学习木雕。莆田木雕是福建省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以立体圆雕、精微细雕和三重透雕等为主,打胚技法干脆利落,几刀大胆劈剁后,作品样貌布局立现。

2009年,师父李建彬转向水晶雕刻创作,刘凌峰便跟随师父开始水晶雕刻。虽然木雕学习只有短短一年多时光,但大刀阔斧的打胚风格奠定了他创作的大格局。

水晶之缘

水晶雕刻开启了他艺术生涯的新篇章,这一学习阶段经历了四年。期间,他只是负责雕刻工序中的一两个环节,对作品局部进行修整雕琢。这些工序没有了原来木雕“刀砍斧剁”畅快淋离的快感,进入到精雕细琢的“枯燥无味”境界。但恰是这样的磨性子工序,让他开始沉下心来,思考研习雕刻的精细微观,技艺大有长进,并收获了同龄人少有的沉稳和干练。

2012年,师徒来到中国水晶之都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在曲阳乡租了几间民房,便有了自己的水晶工作室。离开喧嚣的都市,回归静谧的田园,经历了四年磨砺后,刘凌峰反而更喜欢这样的环境,“这里安静,适合创作”,刘凌峰说。

他的雕刻主题以传统文化为主,有传统人物、龙、狮子、麒麟、貔貅等等。为了把人物、动物刻画得更传神,文学、国画是他的老师,他还到全国各地采风。他认为,热爱生活感悟生命,沉到生活的更底层,认真观察和感知身边的点点滴滴,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才能够让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作品才能走进人的心里。

他所创作的人物,无论是文学原型,还是宗教题材,他都想到这些人物生活的场景去走走看看,进入到他们的空间中,了解其生活的环境,了解时代的变迁,跨时空汲取创作的灵感。有时候,他在一个地方一坐就是半天,“我喜欢这些淳朴的人们”。正因为如此深入,他创作的人物题材水晶作品,获得当地的高度认可。

文脉传承

玉石雕刻的基础是中华千年的传统文脉,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形成了精妙绝伦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刘凌峰认为,新时代的雕刻者,不仅要发扬传统,更要用巧夺天工的技艺为时代立传,为山河画像。

传统的,也是世界的。被五千年中华文化滋养的传统技艺,展示出走向世界的深厚功力。经过多年潜心打磨,刘凌峰的技艺日臻成熟。历经三载、呕心沥血精心雕铸而成的水晶钛晶作品《龙腾盛世》,一举获得“陆子冈杯”更高奖项“更佳工艺奖”;水晶作品《秋·意》获得“陆子冈杯”金奖;《五行麒麟》《龙生九子》分别获得银奖。骄人的成绩,与千年文脉传承是分不开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16岁入行至今,刘凌峰一直保持着每天雕刻的习惯,他的技艺越发光华璀璨。国内外慕名前来的人越来越多,切磋技艺、特邀创作者皆有。渐渐地,他的水晶工作室成为东海同行中的佼佼者。最近几年,直播带货如火如荼,但刘凌峰一直没做。他说,“直播虽然是很好的平台,但的确鱼龙混杂,我这个人比较传统,我的性格做不了这个。”

去年底在上海工艺美院举行的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业界称之为行业职业技能国赛。这是行业内更高赛事,分全国工艺品雕刻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宝石琢磨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景泰蓝制作职业技能竞赛三个赛项,进入决赛的选手即是“万里挑一”。刘凌峰获得了职工组银奖。根据规定,获得各工种决赛前三名的选手(工艺品雕刻工双人赛前两名的4名选手),将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刘凌峰是本次国赛职工组最年轻的一位。

重装出发

在位于曲阳古城的刘凌峰的水晶工作室,记者看到有抛光、打磨等工作间,几名工人正在忙碌。据介绍,一件水晶作品要经过初稿设计、初坯、细坯、细修、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是地道的手艺活儿。20厘米见方的雕件,正常创作需要耗费整月时间,但非正常创作却没有时间上限。记者看到一个长40厘米、高30厘米的雕件,已经做了两年还未完工。

30岁出头的年轻打磨工人,正在用一个高速旋转的小机械对雕件细部进行打磨,机器旁边有一个喷水的装置。雕件上的人物面部、手指细如毫发,工人目不转睛,周围人大气也不敢出。工人说,喷水装置是为了给打磨机械降温,如果温度升高,可能造成水晶开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刘凌峰的作品是一个高约8厘米的财神,而脸大概只有5毫米高。技能操作环节考验选手的设计、打坯、精雕细琢等全面技能,既要有大刀阔斧的勇气,也得有针眼穿线的耐心和细心。5毫米的脸部雕刻,刘凌峰借助放大镜足足雕了。作品最终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获得国赛银奖,现在上海工艺美院馆藏展览。

“全国技术能手”“一级美术师”“中国轻工玉石雕刻师”“工艺品雕刻工(一级)”“技师”“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师”……这一连串的名头让人很难与一位1992年出生的雕刻者联系起来。但这些了不起的荣誉,却是刘凌峰经历一场场雕刻比赛“硬仗”获得的。

盛名之下,是高枕无忧地享受,还是放下荣誉鼓起重新学习的勇气?刘凌峰选择了后者。福建是中国工艺美术大省,尤以福州寿山石雕刻技艺闻名于世。春节回家过年期间,刘凌峰到福州走访体验,惊叹寿山石独步的技艺,机缘巧合认识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陈礼忠在看过刘凌峰的作品后,当下决定收他为徒。

农历正月十七,拜师仪式在福州镇海楼脚下隆重举行,现场高朋满座。刘凌峰向陈礼忠献花、敬茶、行拜师礼、递呈拜师帖,师父为其授刀。寿山石文化研究学者方宗珪到场见证并在拜师帖上签字。

刘凌峰表示,他将追随师父,认真学习寿山石雕刻技艺,汲取其文化技艺精髓,融入水晶创作中。他将把水晶原料带到福州与师父共同研究,希望能够联手创作出一批融合水晶特性和寿山石雕技法的代表作品,以刀代笔,雕刻记录这个伟大时代的梦想和实践。

这几天,刘凌峰将返回安静的曲阳古城,开始新的创作。